一:历史因素
河南附近是中原地区,古代一直就是中国的政治,经济,文化中心,到了两宋时期,河南更是演变成商业中心,成为贸易往来的必经之地,不但人口多而且还很富裕。与此同时,河南平原地区占地面积广阔,淮河和黄河的支流密布,十分适合农作物生长,为了较好的发展农业,封建帝制的统治下也对人口增长采取支持的态度,所以计划生育在古代是没有硬性要求的,为了生计,在河南境内的人民也愿意多为家庭添丁,好发展自己的家族。
河南行政区划地图
二:地理因素
平原广阔土地肥沃,适宜人类繁衍。开发早,像东北这种地方开发很晚,清朝末年才有人闯关东,三个省人口和山东差不多。广阔的平原地区种粮食会是相对容易。而南方的很多地方,很少有大片的连续平原,耕地的缺失让人们很难持续扩大人口,而一个家庭想要获得更多的财富(不一定是钱)只能通过相比种地来说风险大的多的捕鱼、进山采集打猎、海洋贸易等等手段来实现。而在河南,家里只要人多就能多种地,多种地就能养活更多的人,这样的一个简单逻辑是很多年来的众多农业家庭第一准则。
河南地形图
三:现代因素
建国以来,河南人口总量由1949年末的4174万,增长到2004年末的9717万,55年间,增长5543万人,比起建国初期的人口总数多了一倍还多,这归根于建国后稳定的国内环境,其次农业技术的大发展给了现代河南更多的粮食增长,由于现代化肥、农药、高产作物的大量推广,使得河南大平原的地理优势进一步发挥,人均粮食产量屡创新高,所以只要天下太平,河南往往能以最短段时间内使人口达到一个超高的水平数量上。
中国人口自然密度分布
河南自古以来都是中原核心地区,所以该地人杰地灵,名人辈出。自古就有的“天下名人,中州过半”的说法说的就是河南名人多。最为典型的就是有老子、庄子、墨子、韩非子、范蠡、商鞅、苏秦、吕不韦、李斯、贾谊、张衡、杜甫、韩愈、白居易、刘禹锡、李商隐、李贺、岳飞等历史名人都是出自于河南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