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PO的RO模式是什么?和OPPO正编、传统外包有什么区别?待遇怎么样?值不值得去?我想看到招聘JD和接到RO面试邀请的兄弟们都有这样的困惑。接下来,我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,给想要了解的朋友们一些参考。

先说说我的情况。干Android的,之前在一家小公司做软件开发,干了3年,你们懂的,无论什么岗位,3年都是个坎。薪资涨不动、技术提升慢,缺乏成就感。去年,我动了跳槽的心思,想进大厂。毕竟就算大厂薪酬没想象的夸张,但给自己镀镀金,对后面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。不过说实话,大厂正编要求很高,我这种非985顶尖院校出身的普通一本,简历投了如石沉大海,所以一直也没啥进展。

今年5月初的时候,在BOSS上看到OPPO的RO招聘JD。刚看到时,我也一脸懵,问了招聘的小姐姐,她介绍说,RO是OPPO针对外包模式的升级版,算是正编的储备人才,有点类似H公司的OD。它有“接近正编的待遇”和“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”,尤其适合我这种想突破瓶颈的人,我一看就中枪了:职业发展停滞、薪资瓶颈、转型需求,这不就是我吗?我决定试试。

面试经历:三轮(据说有的岗位是四轮),有点小折腾​

面试过程全程挺高效,大概两周搞定。

第一轮:元时空HR的合格性面试​​

这轮是元时空的HR小姐姐视频面试,主要聊背景和意向。她问得很细:学历、项目经历、技术栈。我重点强调了我做过平板电脑开发(JD说类似经验也行),还问了薪酬预期——HR直接说,RO的月薪是基本工资+绩效工资,研发类岗位绩效不打折,试用期也不打折,综合年薪和OPPO正编相当但略低。聊了半小时,HR觉得我符合基本要求,pass了。学历这块我不太自信,还好没在这里卡。

第二轮:OPPO技术面​

这轮是关键,重点考察技术素养:问算法、项目设计,尤其关注我在平板开发的经验(HR说没做过手机但做过平板也行)。面试官很专业,不搞虚的,直接模拟了一个Color OS的模块设计题,还问了一些View system、WMS的技术细节。我发挥不错,他当场反馈说我有潜力,但建议加强底层知识。我感觉这把稳了。也问了RO的工作内容,面试官介绍说工作内容和正编没区别,都是核心研发,比常规外包更能体现价值。面试结束后,面试官没说我能不能过,不过提醒我RO得加班(项目攻坚时周一二四到晚上八九点,如果项目卡点可能更晚),说实话我心里是有点抗拒的,不过在前司倒也经常加班,还能接受。

第三轮:OPPO HRBP的“文化匹配”面试​​

最后一轮是OPPO的HRBP,也是一位小姐姐。和我聊团队协作、价值观。小姐姐说OPPO强调“本分文化”,工作氛围简单融洽。这点我之前在网上也搜过,正编应该是这种氛围,但外包就不确定了。为了打消我的顾虑,BP也跟我聊了OPPO对于RO员工的定位,RO是储备人才,本身是有机会转正编的,享有和正编员工基本相同的福利,和正编员工在一起工作,团建、聚餐,活动都是一起的,不会有普通外包员工的隔离感。我也稍微放了一点心。BP问我对加班的看法、职业规划,我实话实说,想在手机行业深耕,通过RO积累经验。HR很满意,说RO有明确职级体系和晋升通道,好像说的是R4-R7。

offer是和元时空谈的,薪酬跟我前司比涨幅还是挺让我满意的。2天后收到了offer,合同期3年,试用期3个月。合同是和元时空签,但后续的定薪、绩效由OPPO负责。整体面试感受还行,但学历门槛确实高(统招一本以上),对工作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,要不是我经验还行,估计难进。后来听同事说,如果面试岗位级别比较高,或者能力超强但学历需要特批的,会加第四轮,有点折腾。

入职体验:​​

5月17号办的入职手续,我入职的部门是平台软件开发中心的系统开发部,做系统开发工程师,主要负责负责WMS、显示框架等需求开发工作,Android系统的view system、WMS、HWUI、SurfaceFlinger 需求开发工作等。入职第一天,元时空给发了入职大礼包,有水杯、笔记本、欢迎卡等。OPPO的BP小姐姐带我熟悉工作环境,上下游的工程师也挨个“拜了码头”(挨个打招呼,混个脸熟)。导师带我熟悉内部技术文档库,帮我开通各类权限,还给我看了为期3个月的入职培养计划,帮我快速上手,也算是尽心尽力。工作环境还算不错,同事们也没什么疏离感。

总结一下我对的RO模式的整体感受:

1.薪资福利,接近正编水平

薪酬方面:月薪分基本工资+绩效工资,绩效不打折,试用期全额发。年终奖1-3个月(看绩效),综合年薪在行业里算不错,各种福利该有的都有,居然连育儿假都有,算比较齐全。

2.能接触核心技术,成长比较快

RO的最大亮点是和正编一起办公,工作内容差不多。我参与的Android系统窗口领域优化项目,正编同事直接带我上手,接触到的是行业第一梯队的东西。感觉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,刚开始会比较辛苦,但是对自己的能力提升还是挺有帮助的。

3.培训体系,持续充电

OPPO给RO提供和正编一样的培养,来的第二天就给我安排了HiO平台上的职业化课程和专业技能认证班的课程学习。看着培养计划里的23门课程,头皮有点发麻。不过能力提升还要靠实战,项目已经在培养计划中给我安排上了,刚开始,还没什么头绪,后面再看效果。

不足之处:

1.转正编的不确定性

HR告诉我,有转正编的通道,但是比例不明确,要看部门编制和个人绩效。劝我不要奔着转正编来。毕竟OPPO搞出个RO模式,肯定不是建立另一条正编的社招渠道。不过导师也告诉我,早期RO机会比较大,如果持续优秀且绩效产出高,还是有很大机会的。

2.薪酬比普通外包高

问了一位做外包的兄弟,感觉我拿到的包还是有点优越感的(具体待遇不让透露,工作机会来之不易,我就不在这里说了,感兴趣的兄弟可以问HR)。

3.工作时间弹性但有加班

西安有半小时的工作时间弹性,9点上班,9点半之前打卡也行,但相应的下班时间要向后推迟。另外项目忙时得加班到八九点(偷偷问了同事,说是理想值,忙的时候可能更晚),不过有加班零食和打车费。我好好做了一番心理建设,心疼发量3秒钟。

小结:RO,值得一试

如果你处在职业瓶颈期,缺乏有说服力的项目成果,导致难以获得优质机会。希望通过加入大厂,接触核心项目,快速积累实战经验,增强个人技术实力与市场价值。RO可以考虑,毕竟我们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更好或者更稳定的平台。

欢迎留言交流,我会尽量回复!